探秘四维正畸 重塑隐形矫治底层逻辑 | 第二十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可丽尔专场回顾

日期:2022-01-10 10:19:28
作者:专业市场部
浏览量:19611

第二十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期间,博恩集团旗下可丽尔博士以“智享未来 Go Clear”为主题的学术专场在2021年12月27日上午9:00-12:00采用云直播方式进行,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专场讲座嘉宾邀请到3位正畸专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许天民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舒广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麦志辉副主任医师,围绕“数字化隐形正畸的四维思考”和“早期矫治干预策略”进行深度探讨,并有多位大咖嘉宾光临直播现场,针对新理念新技术畅聊分享精彩点评。本次专场呈现了四维正畸的理念内涵,隐形矫治的全新建模方式,更精准的牙齿移动坐标系、合平面和动态咬合分析,更合理的儿童青少年全周期正畸干预策略,通过对底层逻辑的创新改变,探索发现中国正畸领域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下面一起来回顾本次专场的亮点内容和关键信息,以供广大正畸同仁启迪思维、拓见未来。


本期导读:

• 认识四维正畸的概念

• 四维正畸理念下的隐形矫治新成果

• 如何重塑隐形正畸底层逻辑

• 儿童青少年全周期早期矫治策略

 

走进四维正畸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许天民教授在讲座中由浅入深地阐明了四维正畸诊断的奥义,也就是时间变量对口合系统的影响。随着时代变迁和学科发展,正畸诊断逐步从一维(Angel以第一恒磨牙关系为基准的错合畸形模型分类),向二维(通过头影测量对骨性类型的判断)、三维(通过CBCT对矢状向、垂直向、横向的三维诊断)过渡,下一步必将向四维迈进,其中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生长期和合骨生长型。

1.png

 

 导下颌向前就是一类典型的需要四维诊治策略的病例,通过实际案例结合分析论证,许天民教授强调了牙齿在随年龄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的“自转”,也需要正畸医师在做出诊断和制定方案时考虑在内。然而当代主流的直丝弓尚是三维矫治器,如果用动态眼光重新审视直丝弓的预置角度,例如通过调控磨牙萌出生长轨道(向下向后的垂直向生长)起到推磨牙向后的目的,相对于三维概念里由正畸力引起牙齿移动而达到磨牙位置或角度的矫正,在四维概念中,则把正畸力作为改变牙齿运动状态的原因。如今我们正处于从三维正畸走向四维正畸的阶段,空间与时间相互交融,希望在此方面拓展更多的理念思考和临床应用,在时空变化的四维宇宙中重新理解牙齿的自转与公转,帮助正畸学操作系统“升级维度”,建立新的更加完善的诊断和矫治体系,玩转正畸“元宇宙”。


 慧眼观数据 明心见方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舒广主任医师带来的讲座阐述了四维正畸理念下的隐形矫治基础重建。在正畸治疗中,初始位置决定着治疗目标和方案设计,但是目前隐形矫治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商榷:数字化系统的数据全面准确吗?只需设计静态目标位吗?牙齿移动量可信吗?咬合跳跃可行吗?隐形矫治的力学体系还有其它关键变量吗?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和思考,舒广老师在分析了固定矫治和隐形矫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模式的区别后,指出当代主流隐形矫治系统在建模上存在的不足,比如排牙软件的初始合平面角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并分析了合平面定位不当会对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前牙转矩、笑线设计)以及建立动态咬合模型的必要性。因此,舒广老师展示了进一步提升合平面精准度,以提高前牙转矩设计及表达准确性的建模方法;并首次展示了隐形矫治包含时间轴的动态咬合模型,以更完整地显示患者的功能咬合状态以及生长发育情况,让隐形矫治的诊断和设计更加精准。

2.png

 

牙齿移动的测量事关矫治设计的安全性与支抗设计的可行性,目前隐形矫治系统常用的坐标系存在错误,舒广老师用具体的病例显示了既往系统的移动量错误并分析了其原因,由于坐标选择错误错合的牙齿,如唇倾或舌倾的牙齿影响其颊舌向和垂直向移动量的测量,扭转牙齿影响其近远中向和颊舌向移动测量,倾斜牙齿影响其近远中向和垂直向移动测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舒广老师发明了一种的新的牙齿移动测量坐标系,该坐标系基于牙槽骨弓建立,能准确反映牙齿相对于牙槽的移动量,牙齿唇倾、扭转、轴倾都不会影响牙齿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判断。该坐标系测量数据能给口腔临床医师提供更可靠的诊断设计依据。在新的模型及坐标系的基础上,舒广老师通过对隐形矫治系统新算法的研发探索,提出了优化附件设计、合理过矫治及备抗,通过增加步骤种类,以简洁可靠的方案设计实现健康高效矫治效果的可能。


 重塑隐形正畸底层逻辑 

可丽尔系统应用了上述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隐形矫治技术,其基于四维正畸学和整体观理念,采用全新的建模方式和移动算法,彻底改变了隐形矫治的底层逻辑,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优势:①四维数字模型:包括根骨系统、软组织系统、合平面校准及重建功能、动态咬合分析功能、咬合跳跃功能、生长模型及骨改建模型,用更真实全面的临床信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②曲面坐标系:基于解剖和生理的四维测量工具,用正确的牙齿移动及生长数据,提供可靠的方案设计依据;③创新的智能算法:包括治疗位设计、智能分步、全优化附件、合平衡矫治系统、颌间多用途调整装置,以提高对方案表达的支持。新系统由正畸医师设计、为正畸医师所用,可以切实解决当前隐形矫治存在的普遍问题,提高医师工作效率,减少临床风险。诚然,在新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时刻需要与临床紧密结合,希望通过集结业内专家学者及广大临床医生的智慧,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中国隐形矫治的水平。

3.png

 

未来的研发和临床实践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这也得到了业内专家们的鼎力支持。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金作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副院长赵志河教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院长胡敏教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贺红教授,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郭杰教授,大连市口腔医院副院长刘琳教授,6位大咖嘉宾通过在线讨论和点评对这一技术成果分享发表了自己的认识和感触,提出了积极的改进和研发意见。专家们纷纷对正畸底层逻辑的重建表示认可,这将是对临床诊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索成果。


 进退自如的全周期正畸管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麦志辉副主任医师的讲座主题围绕“替牙期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策略”,进行了全局性、系统性、细致而丰富的课程分享,包括替牙期的主要错合畸形类型、替牙期错合发生的原因、儿童颅颌面骨骼发育等重点难点知识点,辅以前牙反合、下颌后缩、牙弓间隙管理的代表性病例解析,带给广大医师听众一堂好课。

4.png

 

在替牙期的主要错合畸形类型中重点讲解了以下类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前牙深覆合或开合;替牙间隙早失;上颌牙弓狭窄。对于替牙期错合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呼吸道阻塞,口呼吸;口腔不良习惯;饮食过于精细导致牙弓颌骨缺少有效刺激,牙弓狭窄;龋齿或根尖周疾病导致乳牙早失等。关于儿童颅颌面骨骼发育,讲者强调了儿童颜面发育由60%在4岁之前完成,6~12岁期间完成60%~90%,在此期间做好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儿童替牙期早期矫治的主要内容是:①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建立牙弓内外肌力平衡;②导下颌前伸,抑制上颌过度发育(骨性Ⅱ类);③解除前牙反合,释放上颌骨生长潜力(骨性Ⅲ类);④扩展牙弓,解除后牙反合;⑤牙弓内间隙管理,恒牙顺利替换。针对3~12岁儿童生长发育,市场上有集硅胶类矫治器、功能性活动矫治器、早期隐形正畸系统于一体的产品,几乎可用于所有早期矫治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隐形矫治发展非常迅速,但仍有很多的未解问题值得继续深入探索,一如本次专场带来的“四维正畸”和“早期矫治全周期管理”理念,都已成为或将成为行业新热点。值得欣喜的是业内众多正畸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始终都在不断地总结归纳经验、积极投入钻研新方向,基于隐形矫治技术特点致力于创造新理念、新技术,提高隐形矫治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持续取得临床应用新进展,必将把中国隐形矫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也将影响到世界正畸的发展。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我们拭目以待!